聽.也好.說

記錄2003.01


一、前言 

因為課程的關係,使我有機會接觸到外祖父母快要失去的歷史,進而發掘它們。在時間、地域空間及專業知能不足等外在、內在因素的影響下,我的訪談工作並不是進行的非常理想,所以在選取發掘目標的條件中,就以現有的、還未消失的、或消失時間不久的人、事、物為收集對象。
也因為時間的關係,在年代的工作上稍嫌草率,並無精準的時間順序,是可加強的部分。而就可收集到的部分來說,我將重點放在「口傳」或「傳說」上,沒有確實查證,有趣的成分較多。






聽也好說
蘇天賜  民10年 嘉義 已故
蘇呂也好 民14年 嘉義 已故


二、雜式仔

所謂"雜式仔"也就是閩南語中雜貨的意思。在過去,因為農忙,大家沒有空閒去買雜貨的時候,就需要有人專門販賣。這個工作並非普通的苦差事,因為當某一村賣過之後,就有一段時間村民是不缺雜貨的,所以就要到別的村莊去叫賣;有的時候,附近的村落都去過以後,就要往更遠的村落去販賣。在這裡,有一點不可忽略的事,就是販賣雜貨的交通工具,是一雙腳。而且過去的交通狀況非常不便捷,沒有水泥柏油鋪面的泥土路,在晴天的時候還算可走,一旦下了雨,泥濘不堪就不說了,牛車壓過的地方因土質鬆軟而異常深陷,有時積水之高甚至連穿雨鞋都無法通過。所以這種雜貨的販賣,在以前是非常辛苦的。以我外祖母來說,那時窮到連生完小孩坐月子的那段時間都要出去工作(賣雜貨),所以她也說她的身子就是那個時候打壞的,否則原本很健康。
 Chandler1 by Hsuantsang   Chandler2 by Hsuantsang
註:敘述歷史者為外祖母蘇呂也好,背景中提問之女性為母親。

這裡舉幾個雜貨所販賣的項目 :

1.針 : 有多種款式,以"鹽雞仔標"與"番針"為主。

此為鹽雞仔(雙雞)標針

2.線 : 棉線、裁縫車線等。
3.油 : 面霜、髮油等。

圖為裝盛髮油的罐子,以及裝盛給予客人的方式。

4.夾 : 髮夾、髮簪等。
5.盥洗用具 : 肥皂、牙膏(黑人)、牙刷、毛巾等。
6.其他 : 襪子、布料、愛國獎卷等。



分別為二、三期愛國獎卷,一張伍圓。中伍圓,再換一張獎卷;中拾圓,換兩張,不能換現金。超過拾圓才可換錢。


訪談中所提及販賣雜貨時曾經去過的地方-

1.十一指厝:古早的傳說中,十一指厝這個地方曾有十一座古井,因以之為地名,稱 " 十一井厝 " (閩南語);但日本時代在翻譯時,卻將之說成十一指厝,仔細比較起[十一指]和[十一井]的讀法,還真有相似之處呢。
 Finger by Hsuantsang
註:敘述歷史者為當地居民,背景中提問之男性為訪談者。

2.店仔後
3.粗溪
4.外林
5.柳仔林
6.過溪(八掌溪)
7.外溪洲: 外溪洲當地知道地名由來的只有一位高齡96歲的老爺爺,他以我快要聽不懂的閩南語述說著外溪洲的故事。其實有外溪洲就有內溪洲。相傳清末時,有先人說內外溪洲本無分隔,因為區隔兩地的[八掌溪],原本是眾多分散小溪的狀態(村落之間相距甚近),之後才慢慢匯聚成一條,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[八掌溪]。所以事實上,內外溪洲,甚至於附近村莊北埔的山仔腳,溝通上雖有口音,但大致上都還聽的懂。關於[洲]的解釋,根據老爺爺的說法,第一為河中之島嶼;第二是溪水流動時,因河床凹凸不平,而造成水面上有稍微隆起的小漩渦或逆流。
最後老爺爺有強調,他所說的典故並不一定符合正確的道理,只是傳說,但我覺得蠻有趣的。事實上,那老爺爺是當地最富聲望的人,外溪洲的大小事他都處理過,對外溪洲甚為了解。

 Outsidebourn-2-1 by Hsuantsang   Outsidebourn-2-2 by Hsuantsang
註:敘述歷史者為96歲高齡老爺爺,背景中協助提問之男性為當地為訪談者帶路的居民,另有一短暫出現之女性聲音為協助老爺爺的外勞。
8.吳竹仔腳:吳家三兄弟在乾隆年間,從福建漳州渡海來台,其中一人 -- 吳文應 -- 開拓現今吳竹仔腳當地。下面幾張圖為吳竹仔腳的福安宮及內部,是供奉吳文應金身與當地土地公的廟宇。

 Bamboo by Hsuantsang
註:敘述歷史者為該宮廟之廟祝,背景中提問之男性為訪談者。

9.山仔腳
10.下菜園等地。

三、木匠

一問到外祖父的事,家人好像不太願意說明,因為那是一段艱苦的歷程。過去木工製作是完全靠手工的,既吃力而又不討好;外祖父從事此行業,沒有賺到什麼錢,生活還是很困苦,所以當結束白天木匠辛苦的工作後,晚上還要到附近小溪邊"電魚",以貼補家裡的不足。

我小時後就非常佩服外祖父,因為外祖父家的櫥子及床鋪都是外祖父親手打造的,而且很堅固。長大以後,又發現所造的床製工非常細膩,在沒有機器的時代,這已經算是上乘了,真想不通為什麼賺的錢會如此的微薄。
 Woodworker by Hsuantsang
註:敘述歷史者為外祖母蘇呂也好,背景中提問之女性為母親。

四、日常生活

我以為我小時後已經夠可憐了,尿布都用蒸蘿蔔糕的布做襯底以及舊衣裳來包裹,沒想到外祖母說我母親小時後只有舊的"破"衣裳可用。生活之苦,外祖母賣完雜貨後,接著還要到富人家幫傭,換來的只是剛好吃的白飯(沒有菜)。那時,因為外祖父做木匠太過勞累,身體虛弱無法工作,所以家中若有煮番薯箋飯,白飯的部分都歸給外祖父,而剩下較差的番薯部分才是外祖母及小孩吃。

在剛建立家庭時,因為貧困,外祖父母在今水上外林地區租了間房子(嚴格來說應是倉庫);冬天睡覺時沒有棉被可蓋,只用稻草鋪地,上面再一層草蓆,就這樣度過寒冬的每一個夜晚。
 Daily by Hsuantsang
註:敘述歷史者為外祖母蘇呂也好,背景中提問之女性為母親。

五、純樸

純樸的社會,每個人自給自足,雖然辛苦,但卻也剛好溫飽,金光黨、宵小極為少見,與現今的社會簡直無法比擬。

外祖父母白手起家,經過了無數煎熬的歲月,正當享福的時候,身體的毛病卻不斷的出現;外祖母常嘆息說,辛苦了一輩子,省吃檢用,卻省出一堆病痛,該享福的時候也不能享福了。聽到這樣的話,真令我鼻酸,"珍惜現在所有的幸福"就成為我的箴言了。每每看見不知自己為何而活的人在浪費生命時,就會想起年老而皺紋滿面的外祖父母,曾經為了生活付出了一輩子的勞力與健康;在窮苦艱難的環境裡才真能使人開竅嗎?
 Pristine by Hsuantsang
註:敘述歷史者為外祖母蘇呂也好,背景中提問之女性為母親。

六、童玩生意

因為外祖母販賣雜貨有了點積蓄,買了一塊地,種植水果;後來才又買了另一塊地建造屬於自己的房子,而開始做這逆轉窮苦生活情況的"童玩生意"。

童玩,是每個大人的回憶。拾圓抽、吊氣球、彈珠台、漫畫書及烤玉米等,雖然這些外祖母都沒有留下來,但以在我的腦海裡激起數呎高的想像海浪,一波接著一波。因為外祖母家就在國小的正對面,所以當每天國小下課時,都有無數的學童光顧店面,擠得水洩不通,有些孩童專心看著週刊,有些等著吃剛烤好且塗上豬油及醬油的玉米,有些甚至因為打彈珠台得滿分而正等著換取獎品哩!我現在正坐在以前擺放彈珠台的位置上,想著過去的盛況,看著現在安靜的四周,不免有些感傷,但我會記得這一切,沒有外祖父母,就沒有我。
 Toy by Hsuantsang
註:敘述歷史者為外祖母蘇呂也好,背景中提問之女性為母親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貴族世家

人性